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68809_0.shtml 你知道山西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县位于何处吗? 山西省共设有80个县及11个县级市,这91个县级区域中,哪些能在全省范围内跻身经济前十强?接下来将为您揭晓山西省最富裕的十个县。 在排行榜第十位的是晋中市的灵石县。 年,灵石县实现了GDP总量为.97亿元,人均GDP达到了14.98万元,在县级市介休之后,成为晋中市无可争议的经济龙头县份。 灵石县地处山西省中部偏南位置,南部是晋中市的边界,四周被山脉环绕,拥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高达38亿吨,是中国首批确定的重点产煤县之一。 由于该县90%以上的面积由山地构成,地形起伏不平,自然风光旖旎,依托于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灵石县成功入选了全国旅游百强县名单。 位列第九名的是同样隶属于晋中的介休市。 年,介休市GDP总额为.8亿元,人均GDP数值为元,其经济规模在晋中市内居首,并且在全省也名列前茅。 介休市坐落于山西省中部至南部地带,是晋中市管辖下的一个县级市,北部靠近汾河,南部倚靠太岳山脉。 作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焦炭之都”,该市的焦炭出口量占据了全省总量的61.3%,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则高达40.2%,堪称中国最大的焦炭生产中心。 第八名是吕梁市的柳林县。 年,柳林县GDP总计为.1亿元,人均GDP为13.36万元,位居吕梁市所有区县之首。 柳林县坐落在吕梁山西侧、黄河东岸,被视为山西省的西大门。即便您对柳林县的名字不太熟悉,但一定听说过声名远扬的“柳林陈醋”。 除了因陈醋闻名遐迩外,柳林县还是国内著名的焦煤生产基地,全县超过80%的地域含有煤炭,煤炭储备量超过了亿吨。 第七名是晋城市的阳城县。 年的数据显示,阳城县GDP达到了.9亿元,位列全省第七位,人均GDP为11.43万元,这是山西省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边缘,处在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三者交汇之处,与河南省隔山相望,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几乎找不到超过亩的大片平地。 除了举世闻名的皇城相府之外,阳城县还有许多迷人的自然景观,使其成为山西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第六名属于晋城市下辖的沁水县。 年,沁水县GDP达到.1亿元,在全省排名第六。 值得注意的是,沁水县的人口不足20万,因此其人均GDP高达22.08万元,高居山西省首位,甚至超越了太原市,被誉为晋城市的富豪县。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中条山东北方向、沁河中游地带,四周环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尽管是一个没有海岸线的小县城,沁水却把海鲜养殖发展成了一项支柱产业,成为了华北地区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 第五名是晋城市管理的高平市。 年,高平市GDP为亿元,人均GDP为元,地理位置处于山西省东南部。 高平市是我国关键的能源供应地和化工原料产地,拥有高达66亿吨的煤炭资源,主要为优质无烟煤。 在当地,煤炭资源与钢铁工业紧密结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煤钢联合经济体。 第四名则是运城市的河津市。 年,河津市GDP为.2亿元,人均GDP为11.22万元,在所属区域内排名第一,是公认的运城市第一大县。 河津市位于山西省西南角,靠近运城市西北角,处于汾河和黄河流域交汇处,历史上有“秦晋咽喉,西北门户”的美誉,历来都是战略要地。 因为当地铝土矿资源极为丰富,亚洲最大的氧化铝工厂——山西铝厂就设在这里。 第三名是长治市的襄垣县。 年,襄垣县GDP实现了.8亿元的成绩,人均GDP更是达到了18.30万元,仅次于沁源县,在山西省各县区中排名第二。 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具体在长治市的中心位置,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北部,世界五百强企业六安化工集团总部即坐落于此。 襄垣县内的矿产资源同样非常丰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75.8亿吨,是优质的动力煤生产基地之一。 亚军位置由吕梁市的孝义市占据。 年,孝义市GDP达到了.3亿元,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排名第72位,人均GDP为9.87万元。 这一成绩虽在其他省份可能不算突出,但在山西省内绝对是顶尖水平。 孝义市位于吕梁山脉中部,太行盆地西南方向,是中国首批确定的五十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储量超过90亿吨,焦炭产能在全国县级行政区中位居榜首。 最终,冠军宝座归属于晋城市的泽州县。 年,泽州县GDP创下了.4亿元的记录,超过了山西省内11个省辖县级市,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的领头羊。 人均GDP为13.54万元,在晋城市各区县中排第二。 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太行山最南端,毗邻山西、河南两省交界,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 这里的矿产资源特别丰富,特别是无烟煤的储量达到了12.9亿吨,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风靡全国的司徒小镇也位于泽州县内,每年春节期间,仅此一镇就能吸引超过百万游客前来参观,不断刷新晋城旅游业的新纪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yuanzx.com/qyqh/139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