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CCTV-.2.:38将播出《中国影像方志》山西卷沁源篇大家记得收看哦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沁河,流经沁源县境的河流,如同一条蜿蜒的玉带,穿梭在太岳山东麓,它是沁源人的母亲河。在一座险峻直立的山崖下面,有一个如茶碗般粗细的出水口。山泉从这里汩汩而出,这就是沁河的源头。“沁水……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这是《水经注》中对沁河源头的记载,谷远县就是今天的沁源县。明万历版《沁源县志》记载:“汉为谷远郡,属上党。……后魏因沁水之源更为沁源县。”北魏建义元年(公元年),沁源开始作为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古寨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寨村,位于沁源县王和镇,保留的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青砖石雕镌刻着土地的记忆。贯穿古寨村的主干道,在古代是沁源通往平遥、太原的必经之路,古寨村因此也是晋商北上南下的交通节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就了古寨村曾经的兴盛与繁华。古寨村依山而建,层层叠加,院落以四合院形式为主,上房为窑洞,是上党山地古民居的鲜活标本。精美的木雕、砖雕,无不彰显着晋商大院的风韵。年,古寨村被列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抗战军民坚韧不屈沁源县阎寨村,距离沁源县城约7千米,在抗日战争时期它被称为太岳山上的“小延安”。年10月20日,日本侵略者兵分七路进占沁源,企图将沁源作为“山岳剿共试验区”,以推行其怀柔笼络政策,进而蚕食我军抗日根据地。据《沁源县志》记载,为了粉碎日军的阴谋,“民国31年(公元年)11月11日,太岳军区正式发出‘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实行长期围困敌人’的命令。”自此,沁源围困战拉开了序幕。有一组照片记录了年春,沁源军民在山上开荒、种土豆的情景,至此克服重重困难的沁源军民,开始对日军主动出击。他们不仅劫敌抢粮、抢种抢收,还展开了大规模的地雷战、麻雀战等破击战,敌人的阵地开始逐渐收缩。年3月,在太岳军区党委的指示下,沁源党政军民对困守在沁源城内的日军发起了最后的围攻,历时两年半的沁源围困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如今,沁源围困战纪念馆每天都会迎来许多参观者,这已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沁源人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木雕剪纸构思精巧月饼模,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印模图案虽丰富多彩,但形状都以圆为主,寓意圆满。月饼模承载了上千年的中秋文化,不仅是制作月饼的工具,也是前人留下的民俗艺术。制作月饼模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雕花。雕花必须要反刻、阴刻,这样月饼上的文字和图案才会正确,呈现凸刻的效果。雕刻图案的深浅决定着一件月饼模的最终效果,太浅,月饼的花型立体感就弱;过深,又不利于月饼顺利脱模,丧失其实用性。史玉荣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沁源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几十年来,他都在琢磨、推敲月饼模雕花这毫厘间的差距。史玉荣用刻刀传承着千年文化,赵国庆则用剪刀记录着沁源的历史故事和当代生活。沁源剪纸,具有典型北方地区的粗犷和纯朴。逢年过节,沁源几乎家家做剪纸,户户贴窗花,红红的剪纸映衬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赵国庆剪了三十多年的作品里,最令他满意的就是这幅名为《沁源围困战》的剪纸作品。赵国庆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剪纸技法。十几年前,他开始大胆创新,结合上党堆锦技艺中的堆花技艺和多层衬底艺术,尝试制作剪贴堆衬剪纸。年,沁源剪纸被列入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手工麻纸薄如蝉翼汉麻,我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素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的美誉。汉麻纤维长,韧性大,且不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是优质的织物和造纸原料。渣滩村自古就有种植麻类植物的历史,再加上潺潺的沁河提供优质水源,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这里手工麻纸业的繁荣。纸出于水,或有厚如牛皮,或有薄如卵膜,厚薄之间,关键在手上“荡”的功夫。速度和力度恰到好处地结合,才能造就一张上乘的沁源麻纸。麻纸虽薄,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轻盈洁净,却将厚重的历史遗产传承永续。千年古建历久弥新灵空山位于沁源县城西北部,山上古松参天、林海碧波,是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据年版《灵空山志》记载,唐乾符五年(公元年),以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国,唐懿宗第四子李侃,为躲避战火,来到灵空山,后削发为僧,增修殿宇。北宋端拱二年(公元年),宋太宗赵光义御笔赐额“圣寿寺”。圣寿寺坐落于灵空山深处的平台上,它背靠危崖,前临深谷,以正殿为中心,左右对称排列,这种因地制宜的建筑布局打破了我国古代寺庙多采用前后排列的传统形式,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设计上不拘一格、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圣寿寺周边,还分布着众多珍贵的古建筑,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这座架设在山峦之间的桥梁。峦桥是一座干栏式叠加桥梁与歇山顶单椽长廊建筑组合而成的木结构古桥。整座峦桥最为独特的当属梁架,由十五根直径约六十厘米、长十七米就地取材的松木层层叠加而成,在国内木结构建筑中十分罕见,堪称木结构古桥珍品。年,经晋东南地委、行署批准,沁源人民开始了对这片千年古建筑群的修复工程。年,包括圣寿寺、峦桥等在内的灵空山圣寿寺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源县和介休市交界的绵山之巅,有一个山坡,每年秋季鲜花盛开,故名“花坡”,是沁源县独一无二的亚高山草甸风景区。勤劳聪慧的沁源人,总能紧跟潮流和外界保持联系和同步,他们用绿水青山装饰着自己美好的家园,伴随着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广袤的沁源大地正焕发起无限生机和蓬勃活力!(来源:央视科教)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yuanzx.com/qyrk/13938.html
------分隔线----------------------------